资讯动态

不同材质金属内孔加热测试:同用改装软链接设备,加热速度差异直观看

不同材质金属内孔加热测试:同用改装软链接设备,加热速度差异直观看

这次我们专门做了一组特殊测试 —— 针对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工件(一种是明确的不锈钢,另一种暂未识别出具体材质),用同一款改装过的软链接感应加热设备,测试它们的内孔加热速度差异。为了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,我们还在设备的感应加热线圈内增加了导磁体,通过实际操作对比,能更直观地看到不同材质金属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的速度区别,也为后续针对不同材质制定加热工艺提供参考。

不同材质金属内孔加热测试:同用改装软链接设备,加热速度差异直观看(图1)

先说说测试设备的核心改装点:这款软链接感应加热设备原本就具备灵活适配不同内孔尺寸的优势,这次为了增强加热速度,我们在感应线圈内部嵌入了定制导磁体 —— 导磁体能聚集高频磁场,减少磁场分散导致的能量损耗,让热量更集中地作用于工件内孔表面,尤其对导磁性不同的金属,能更明显地放大加热速度差异。测试前,我们先统一设定设备参数:加热功率 50kW,线圈与工件内孔的间隙控制在 1.5mm,确保两种材质的加热环境完全一致。

第一个测试的是不锈钢工件(已知为 304 不锈钢,内孔直径 40mm、深度 60mm)。启动设备后,高频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,导磁体快速聚集磁力线,不锈钢内孔表面迅速发热。我们用红外测温仪每隔 10 秒记录一次温度:10 秒时内孔表面温度达 180℃,20 秒升至 350℃,30 秒突破 500℃,45 秒时温度稳定在 800℃(达到不锈钢内孔常见加热目标温度)。整个过程中,温度上升曲线相对平缓,没有出现局部过热,导磁体的加持让加热速度比未改装前快了约 30%,符合不锈钢导磁性中等的材质特性 ——304 不锈钢虽含铬镍,导磁性不如普通碳钢,但在导磁体聚磁作用下,仍能实现高效内孔加热。

不同材质金属内孔加热测试:同用改装软链接设备,加热速度差异直观看(图2)


接着测试未识别材质的金属工件(内孔尺寸与不锈钢工件完全一致:直径 40mm、深度 60mm)。同样启动设备后,明显能看到温度上升速度与不锈钢不同:10 秒时内孔表面温度已达 250℃,20 秒飙升至 480℃,35 秒就达到了 800℃,比不锈钢快了 10 秒。观察温度曲线发现,前 20 秒温度上升尤为迅速,后期增速略有放缓,但整体效率显著更高。结合加热表现推测,这种未识别金属的导磁性可能比 304 不锈钢更强 —— 导磁性越好的金属,越容易在磁场中产生涡流,加上导磁体的聚磁作用,热量生成速度更快,加热效率自然更高。

测试过程中,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:两种材质达到 800℃时,内孔表面的温度均匀性也有细微差异 —— 不锈钢内孔的温度偏差在 ±8℃以内,未识别金属的温度偏差约 ±5℃,这也与材质导磁性相关:导磁性更稳定的金属,涡流分布更均匀,温度一致性也更好。不过得益于软链接设备的灵活贴合和导磁体的聚磁效果,两种材质的温度均匀性都满足内孔加热的基本要求,没有出现局部温差过大的问题。

不同材质金属内孔加热测试:同用改装软链接设备,加热速度差异直观看(图3)

这次测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比加热速度,更在于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:面对已知材质(如不锈钢),可根据测试数据直接优化加热时间,比如 304 不锈钢内孔加热至 800℃需 45 秒,后续批量生产时就能精准设定参数;而面对未知材质,可通过类似对比测试,先判断其导磁性强弱,再调整功率或线圈结构,避免盲目设定参数导致加热不足或过度。
如果你的生产中也常遇到不同材质金属的内孔加热需求,不妨试试这种 “统一设备 + 变量测试” 的方式,尤其是在感应线圈内增加导磁体后,能更清晰地捕捉材质差异带来的加热变化,让每一种材质的内孔加热都能找到高效、精准的工艺方案。


|

联系海拓

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新产品发布和最新的资讯文章。
广东海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是国内较早研制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生产厂家,集聚多位专业从事感应加热设备工程师专家、集研发、设计、生产制造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民营企业。已经通过 CE认证,ISO9001体系认...

您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吗?

点击下面,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。 联系海拓
Copyright © 2025 广东海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粤ICP备14033160号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3728号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
13202670056
售后服务
0769-82893876